儒家思想的信仰

摘要:儒家思想的信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原则。这种信仰,我们称之为“情感信仰”。儒家的思想以仁爱为本、修己安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态度教化世人。儒家思想与宗教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关键词:儒家思想 情感信仰 宗教

宗教一词源于日本人对英语religion的翻译,但自从18世纪以来,却一直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基督教的代名词而使用。儒家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似乎隐含了宗教性。对于儒士而言,上天的意志是通过仁来实现的,因此,天和仁就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最终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讲,儒家思想可以定义为一种宗教,即儒教。然而对“儒教”一词的实际所指,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儒家的宗教”(Confucian Religion);一是指“儒家的教化”(Confucian Enlightenment)。众所周知,在儒家的思想里,本源的事情乃是仁爱。

其实,信仰并不仅指神格化的宗教信仰,甚至并不仅指存在者化的对象化信仰。借用《老子》的话说,信仰并不仅对“有”的信仰,还有更有确切的对“无”的信仰(此“无”并非佛教之空)。在儒家的观念中,这就是对真切情感的相信,这里不仅没有神格性的信仰对象,也没有任何存在者,而只是生活情感的直接显现。这样的信仰,我们不妨称作“情感信仰”。甚至可以设想,有一个杀人不眨眼、不信神也不信天理良心的人,然而当其面对其所爱者之际,他绝不会为所欲为,他此时此刻分明表现出一种敬畏感来,如佛家所言:“一阐提也有佛性”。而这样的敬畏感来源于一种信仰。儒家教化的宗旨,就在于唤醒他的这种真切的信仰与敬畏感,然后“扩而充之”,而使他“立乎其大者”。所以说,对死亡的恐惧,既可以通过宗教信仰来消除,也可以通过情感信仰来消解。这种消解不是源于情感,而是源自对这种情感的领悟。

人的自然生命是指人由出生到死亡的生理过程,儒家的理想生命是一个践仁的道德生命,这个由践仁得以完成的道德生命是在自然生命的历程中实现的。儒家思想对于人的现实生命和人死之后的安顿可以从以下两点说明:一是横向的修己安人、修己安百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是将个人修养落实在社会责任上。从这个层面而言,在自然生命结束后,便能青史留名,子不语“怪、力、乱、神”,更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与 “未知生,焉知死、”的论说。因此,儒家对人死之后没有天国与神的世界的说法,而仍是将人死之后安顿在现实世界中加以掌握。这是从人死后在现实世界留名以及“慎终追远”,通过子孙的祭祀与子孙同在而说的。

祭祀是宗教的重要一部分,这是讲儒家思想宗教性省察所必须关注的。周礼对祖先的祭祀已由宗教的意义转化为道德的意义,这又为尔后的儒家思想所继承。转化为道德实践的祭祀,仍具有其宗教意义。儒家所重视的祭祀是孝的延伸,主要对象是生命所由来的祖先,而非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神。对于生身的父母,在世时必然以符合礼的要求来事服。死后,则必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外在的形式是礼,但礼必须以仁为基础,否则就成为《论语-八偦》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葬礼、祭礼必须以仁为基础,关键在于这样为孝的根本的人不能被外在的物质条件所障蔽。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已。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妻三年之丧,天下之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之所以骂宰我不仁,正是由于宰我的仁心被外的物质条件以及自身的生理欲望所蒙蔽。为父母之丧而举行的丧礼,则必须有真发自内心的哀伤,因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祭祀祖先时,必须持敬以与祖先同在,这就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祀。”祭是指祭祀祖先,由于诚心,则与祖先相感通,祖先犹如活现于子孙之前。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将葬、祭提升到民众教育的高度,儒家对“慎终追远”的重视,可见很不一般,祭祀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宗教性教育。死后留名,是人在现实世界的永生,在人间历史长河中的不朽,而非如基督教所说的天国的永生。祭祀是孝的延伸,子孙通过祭祀与祖先相通、同在,也是在现实世界的“如在”,而不是在天国与神同在。

同时,儒家思想对关乎死亡的生命现象又是怎样看呢?子曰:“逝者如斯夫!”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他描绘了一种自然之“天”,依此,可以说他认为人的生死也如四时运行、百物生长一样,是个自然过程;因而人对于生死也应该顺其自然,不应强求。其实,整个《论语》思想的精髓充满的都是儒家那种对入世的积极追求。仔细体悟孔子关于生死的思想只是表明与孔子仁爱思想有关的生死观不同于一般宗教对于生命永恒意义的追求。孔子并不是从命运中期待什么,与其现世的生死观相对应的,他对生死意义的追求也是在现世,而不在神界。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孔子关于“知命”的教诲。如“五十而知天命”,以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总之,无论是人类的发展历史和人类进程中的情感观念看,人们一般先有对于神性形而上者的信仰,这通常是多数社会大众的事情;然后才可能有对于理性形而上者的信仰。因此,我们可将对于神性形而上者的“神性信仰”视为“大众信仰”。“情感信仰”则不是对于任何存在者的信仰,而是与最高境界、即自如境界相对应的信仰,也就是向这种真切生活感悟的回溯,这是对存在者信仰的超越,此乃真切意义的——“情教”。情教之为教化,就是唤醒这种本源的仁、真诚的爱。这正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孟子》

[2]《左传》

[3]《论语》

推荐访问:信仰 儒家思想